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

★策略經理人雙周報(十二) 多策略(市場)再平衡

老規矩,策略經理人原作最新的資料出爐了,經過作者同意,與大家分享。另外我等很久的海外版,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看到了天邊那道曙光。
-----
策略經理人雙周報(十二) 多策略(市場)再平衡
此篇幅將探討的主題:
(1) 再平衡的意義。
(2) 再平衡的流程。
(3) 再平衡的效果範例。
(4) 更好的資金使用效率。

有位讀者寫信抱怨雙周報這幾個月來頻頻拖稿,特此道歉,在此筆者順便一提策略經理人適用於海外期貨的版本即將要釋出了,新功能的開發與整合測試必須花費點時間,請讀者多加包涵。這期的雙周報要提出的是海外期貨版本新功能的一部分,也就是再平衡(Rebalancing),在前幾回的雙周報中紛紛提出多策略跟部位規模的解析,多策略的組合用意在於分散風險,PS模型則幫助投資人的視野從管理口數變成管理權益資產,這兩個精髓結合起來將會把系統化交易發揮到極致,而再平衡是現代投資組合管理中重要的工具,可以將偏移的配置權重挑整回原本的設定,透過這簡單的動作會將績效再提升一些。


  • 再平衡的意義

相信有部分的人已經有做過交易策略的再投資的回測了,應該都有深刻地感受到要把資金滾上去的先決條件就是-穩定住資金。資金如果不穩定住,當權益增加造成口數變多後,很容易就把獲利回吐掉,那先前努力的結果等同做白工。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多個相關性低的策略(或是多市場),利用PS模型(再投資的方法)做權益配重的管理,如此可以做到分散風險並且以權益做管理,就能達到穩定住資金的目的。

為了幫助讀者理解,我們再次以股票資產當作例子,假設有兩支股票,我們無法知道未來哪個會漲哪個會跌,只要都是績優股(代表期望值是正的),並且兩者是低度相關,A股票一股100元跟B股票一股50元,假設我們手上有權益2000元要做平均配置(兩檔各50%),那我們會買進A股票10股、B股票20股(各1000元),如果過了一段時間A股票跌了20%而B股票漲了60%(變成A股票一股80元跟B股票一股80元),此時我們總權益就有80*10+80*20 = 2400元,此時的配置比例是80*10vs80*20 = 33%vs66%,因此再依照一開始設定的權重50%vs50%,重新配置A股票買到1200元(15股) ,B股票則是賣到剩1200元(15股),等於是把B股票賺到的錢拿去補在A股票,這個動作就是所謂的再平衡;若B股票後來跌下去,但A股票因為相關係數低且期望值是正的可能也會漲回來,這樣比起沒經過再平衡的配置,會因為A股票有多買回所以就會造成績效能夠outperform;因此原理很簡單,隨著交易時間的過去,有漲有跌,配置的權重勢必有所偏離,而再平衡的動作就是把偏離的權重導回原本設定的權重。

此概念用在期貨多策略也是一樣,但是配置的權重必須是「權益比」而非口數,這就是PS模型能應用的地方了,我們將資金切開成數份配置在不同的策略上,至於配置的權重一開始就設定好,而在多個策略執行的過程中,某些策略獲利使得權益增加並將口數放大,有些則虧損造成權益減少且口數縮小,因此需要定期監控是否有偏離原先設定的配置權重,若有偏離就需要重新配置總資金並計算口數,我們不需要對市場或是策略績效有過多的預測,如此持續下去,只要策略有正期望值,資金將會穩定並且逐漸增加,其適用的狀況如以下﹕

(1) 策略有正期望值
(2) 策略間的相關性不高
(3) 績效振幅大
(4) 能長期執行的被動投資方法(不對市場與策略有所預期)


  • 再平衡的流程

這邊描述我們對再平衡的處理流程


(1) 選定多策略/市場,設定其PS模型與權益配置權重
(2) 計算目前總權益
(3) 依照設定的權重切割資金予各策略
(4) 各策略依照PS模型計算口數並執行交易
(5) 定期回到步驟(2)再做處理

特別要注意的是,作多市場交易時,步驟(2)到步驟(3)必須透過當時的匯率轉換成相同的計價貨幣再行計算,這工作策略經理人將會協助處理。而步驟(5)就是定期作再平衡的意思,至於經過這樣的處理,效果如何呢?下面將進行範例說明。


  • 再平衡的效果範例
筆者拿手邊兩個策略做示範,依照條件必須要選擇兩者的相關係數低但都要正期望值的策略。

範例1策略:

範例2策略:

相關係數0.26,算是中低度相關了。


先前提到定期執行再平衡的動作,在以下畫面可以選擇平衡週期,並且我們將權重皆設為等重50%vs50%,PS模型全部都採用系統預設避免績效有任何overfitting。


以下我們將比較不調整(從一開始到後來都不進行再平衡)、每日或是每月進行再平衡的效果。

上圖是不調整的權益狀態,深藍色的權益曲線是策略組合的曲線,淺藍色代表組合中的「範例2」策略(也是組合中獲利最高的策略)做比較,其實比起來獲利並沒有多太多優勢,而且在右邊的圓餅圖中,下方是單一策略因此必定恆為100%,上方是策略組合的權重可以看出在2012-09-19時的權重已經偏離50%vs50%很多了。


上圖是每月再平衡,可以看到在2012-09-19時的權重配置比較接近50%vs50%(畢竟九月初做過一次再平衡),而依造規則也將會在十月初再次進行一次調整。




上圖是每日再平衡,可以看到在2012-09-19時的權重配置近乎50%vs50%(因為當天才做過調整),規則上會是每天都調整一次,績效一樣比不調整還要好,這樣的調整頻率好處是每天都能保持相同的權重配置,但可能會因為調整比較頻繁而浪費了交易成本。
以上我們可以了解,我們沒有透過調整參數、預期市場做動作、或是改變交易策略,只是透過定期權重偏移調整這個動作,就能提升績效;而或許看圖還是太主觀,以下列出各種風險相對績效指標比較參考﹕


總損益
MDD
MDD%
年化報酬%
年化風險%
MAR
Sharpe Ratio
Sortino Ratio
策略組合
(不調整)
49,703,600
22,047,000
31.45%
58.84%
44.93%
1.86
1.3
2.15
策略組合
(每月再平衡)
75,561,800
25,654,000
26.52%
70.64%
44.22%
2.66
1.6
2.72
策略組合
(每日再平衡)
72,349,400
22,748,000
24.89%
69.34%
44.07%
2.79
1.57
2.67
範例1(單一策略)
64,821,000
48,414,000
46.55%
65.82%
56.21%
1.41
1.17
1.88
範例2(單一策略)
44,000,200
16,818,000
25.55%
55.64%
57.57%
2.18
0.97
1.5

筆者已將該項最好的表現用紅字標示,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每日再平衡跟每月再平衡效果在伯仲之間,且都比沒經過再平衡的不調整還要來的好,筆者只是隨機拿出自己手上的兩個策略,權重都均等,PS模型的參數也都只採用預設沒動過,更不知道市場的行情是怎樣的狀況,由此可知再平衡的處理對績效會有幫助。



  • 更好的資金使用效率

以往我們在做單一策略的PS模型設定時的再投資回測,針對W%的設定值我們不敢設定太大,深怕槓桿太大造成過大的獲利回吐而破產,我們拿單一策略的PS模型做示範,以下是單一策略的 PS再投資回測如果將W%設定到25%,在某段時間點會把獲利吐光光﹕



而多策略將風險分散,再搭上PS模型也將W%都調整到25%,後面雖然口數太大且槓桿很高而造成大幅震盪,卻也沒將獲利吐光光,但紅色線條的單一策略再投資早已趴在地上陣亡了﹕

由此可知,多策略/市場搭上PS模型,會有較大的槓桿承受能力,比單一策略有更好的市場適應性。

策略經理人也提供了口數分配試算功能,協助投資人處理再平衡的動作時只要輸入目前手上的總權益金額即可快速算出目前各策略的分配口數,並且做出隔日損益分配的預估﹕



  • 結論

投資組合再平衡是屬於被動式的投資,透過機械化的動作不需要預測未來,就能提升績效。其實以投資學的角度來看,資產配置的重要性高過於市場預測,畢竟長期皆能準確預測市場的人的確是極少數,更遑論預測策略的績效,因為策略的績效線圖比市場價格線圖還更難有解釋性;結論-投資人必須有夠大的資金才能有彈性的處理這些事情,我們將此功能放置在海外期貨的版本中。

0 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有私人問題想請教,請透過網站右方『與站長聯絡』之表單,謝謝!

----------------------------------------------------------------------------------------------------
網站聲明(Disclaimer)
本教學網站內所提供之程式碼(包括函數、指標、訊號)屬開放程式碼,用意在於讓使用者學習程式語法之撰寫,使用者可以任意修改語法內容並調整參數。本網站所有之內容(包括文章、影片、歷史紀錄、程式碼、教材)限用於個人學習使用,請勿轉寄、濫用,嚴禁私自串接帳戶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