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還是會再來一次,繼去年8月份的閃崩事件,昨天台指期跳空開低之後,台指選擇權的價格上下劇烈跳動,而且不管是哪一個履約價,買賣權都一樣,委買委賣變得很薄,好像造市商都沒有睡醒一樣。
去年8月3日的閃崩造就了台指期的動態退單機制,但是無奈的是選擇權並沒有這種機制,不少人因為持有大量選擇權賣方部位,3天就畢業了。不過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教材,當指數期貨風平浪靜時,選擇權開始出現流動性風險,很可能期貨市場也會跟進。
台指選擇權的流動性主要還是靠造市商提供,如果這些造市商覺得波動太大,很可能會收手,這時候你的賣方部位就很可能被芭樂單打到強制砍倉。所以經歷去年8月3日的洗禮,覺得如果要持有選擇權賣方部位,盡可能選在現貨開盤之後再用限價進場;若要持有賣方留倉,記得買價外的買方去保護,記得2009年漲三根停板那次,比這次情況更慘烈。
似乎每次經歷一段多頭,市場上就會開始對選擇權賣方留倉熱衷(因為多頭總是K線短短波動率下降),新約開倉日雙賣抱一星期一定賺錢。剛開始新手總是會覺得賣方風險很大,口數下很小,但隨著時間及獲利增加,就會開始想要放大部位,結果賺了兩年很可能在一次流動性風險中就畢業了。
後記:
寫這篇文章主要是希望讀者能記取教訓,切記賣方留倉的風險及現貨開盤前選擇權的流動性風險,因為去年的8月3日我也是受害者。
2017年8月3日
3 留言:
真的應該要求期交所修改造市規則 造市商平常獲得這麼多的補助
卻可以選擇性不造市 這是很奇怪的事 行情亂 報價拉開一點也就算了
但應該很多根本就沒造
有點黑暗,但投機市場就是如此,經紀業務跟自營造市商都是同一個老闆。今天一早起床,看到如果開低200點,左手的經紀業務會有大量客戶砍單,所以索性我就叫我的右手(自營造市商),早上先不要開機。
沒有同一個老闆這種事,這又不是三人公司,Desk和部門其實都是分開的。
萬千法規也會規範兩方不得如此做。
實際上是,波動大或快市時,造市商本來就會縮小造市單、拉開買賣價、或間隔時間報價。
交易有時風險不是來自多空,而是來自對系統或制度的不了解。
張貼留言
如果有私人問題想請教,請透過網站右方『與站長聯絡』之表單,謝謝!